依附:辨識出自己的依附風格,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,與他人建立更美好的關係



商品網址: OK忠訓 就學貸款利率http://www.kingstone.com.tw/basics/basics.asp?kmcode=2011771215447&RID=C1349761593&lid=book_class_sec_se&actid=WISE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


  • 《依附:辨識出自己的依附風格,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,與他人建立更美好的關係》Attached: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-and Keep-Love



    穩定的關係,需要足夠的安全感作為基礎。

    然而,培養安全感的秘密,不光只是愛或信賴,

    而在於「依附風格」!


    當她說:「為什麼你老是很忙,都不回我電話?」

    她真正的意思是:「我希望你多陪陪我。」

    當他說:「我工作一整週快累死了,為什麼休假還要陪妳出門?」

    他真正的心聲是:「我需要更多自己的空間,拜託讓我喘口氣!」

    維繫關係,是兩個人的事情;然而,就算是最相愛的伴侶,也不見得能參透彼此的心。當我們只在話語的表面打轉,卻沒讀懂對方的深層需求,便容易陷入反覆輪迴的磨合,結果要不是爭執不斷,就是其中一方被迫全面妥協。

    事實上,在一段關係中,許多問題的癥結,都源於互相衝突的「依附需求」。

    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「依附風格」,導致我們對親密感、安全感有不同程度的需要。當這些需求未能受到滿足,腦內的依附系統就會啟動,促使我們做出各式各樣的行為,拚命索討愛或逃避愛;這些舉動也會觸發伴侶的依附系統,使雙方陷入無解的循環。

    正確掌握伴侶和自己的依附風格,能讓我們更輕鬆看穿對方真正在意的事,也更容易覺察這段關係中的「疏離戰術」與「拉近戰術」。善用以依附原則為基礎的小技巧,就能輕易安撫彼此的依附系統,增加安全感,親密度再升級!

    本書告訴你──

    ★ 準確判定他人依附風格的黃金法則!

    ☆ 哪些情況會觸發或壓抑依附系統?

    ★ 放心依賴對方,又不至於過度妥協的溝通秘訣

    ☆ 為什麼有些人進入了一段關係,就會無法控制地行為模式大轉變?

    ★ 面對衝突的5大原則,把吵架變成感情加溫的契機!



    OK忠訓 信用貸款利率

    OK忠訓 勞工創業貸款









      專文推薦

      吳姵瑩/諮商心理師、愛心理創辦人

      周志建/心理博士、資深諮商師、故事療癒作家

      孫中興/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

      海苔熊/科普心理學作家

      黃之盈/諮商心理師、作家

      密絲飄/暢銷作家

      ──真情推薦

      極具開創性的著作,破解在親密關係中的相處之道。──約翰?葛瑞/兩性暢銷書《男人來自火星,女人來自金星》作家

      用一句話簡單來形容的話,就是一個吃了「誠實豆沙包」的作者,幾乎把你想到的所有的問題和可能,都在裡面仔細交代了。──海苔熊/科普心理學作家

      依附風格是我們認識自己的絕佳入口之一。──黃之盈/諮商心理師、作家

      作為一個已婚人士,我自認為過得還算幸福,沒有必要去閱讀此類有關兩性情感話題的作品。可是當我打開了書,便一發不可收拾,一口氣讀下去了。──柏拉圖的背叛/豆瓣讀者

      很久以前就對於依附理論很熟悉了,這對我來說不是什麼新概念。......但是,我發現這本書深深引起我的共鳴,而且徹底改變了我約會、戀愛的方式。──G.C./亞馬遜讀者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作者介紹





      OK忠訓 急用借款

      阿米爾?樂維(Amir Levine, M.D.

      成人、兒童、青少年心理學家兼OK忠訓 哪裡借錢神經科學家,於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任教,曾與諾貝爾獎得主艾瑞克?肯德爾(Dr. Eric Kandel)及著名流行病學專家丹妮絲?肯德爾(Denise Kandel)合作進行研究。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為青少年腦部發展。

      瑞秋?赫勒(Rachel S.F. Heller, M.A.OK忠訓 房貸利率試算程式下載

      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,擁有社會組織心理學碩士學位,曾於數間管理顧問公司擔任顧問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導讀

    關於安全感:一本解答你所有「為什麼」的書!


    「這世界上已經不缺一本關於依附理論的書了。」一開始收到推薦的邀約,我內心的OS本來是這個。直到我看完了這本書,才發現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是錯的。如果你跟我一樣,並非第一次看到「依附」(attachment)這個詞,可能會猜這本書又要從恆河猴講到陌生人情境,然後再講到父母對待你的方式會影響到你的戀愛關係等等--沒錯,這些這本書當中大多都有提到,但更棒的是它還談到更深入的其他主題。例如:

    1.怎麼判別伴侶的依附風格?

    2.為什麼焦慮的人和逃避的人會在一起?

    3.依附風格可以改變嗎?

    4.如果不能改變我該怎麼辦?

    5.為什麼我想照書上說的做,但辦不到?

    為什麼焦慮依附和逃避依附會在一起

    以第二個問題來說,許多不同的專家眾說紛紜,我過去自己比較認同的說法是:「因為他們在彼此的身上,看到了自己不敢夢的那種勇敢。焦慮依附會想,為什麼有一個人可以這麼瀟灑,如此不在意別人喜歡或者是不喜歡他;逃避依附會想,為什麼有人這麼勇敢,願意冒著終究有一天會失去的風險,仍然奮不顧身地去抓住一個人?兩個人相當不同,卻因為這個不同,而互相崇拜吸引;當然,也開啟了後續的許多爭執和痛苦。」

    不過,這本書提供的另外一個我覺得非常有趣的觀點--這兩個人會在一起,是因為某種程度上,對方驗證了自己內心的假設。對逃避依附者來說,之所以會跟焦慮依附在一起是源自於「防衛的自我認知」(defensive self-perception),因為他們原先就不喜歡伴侶太靠近自己,當伴侶做出這樣的事情時,他們一方面會覺得被淹沒,另外一方面又會覺得:「你看吧,我就說吧,只要進入感情總有一天會被淹沒!」所以他們努力把對方推開,一方面證明自己和對方比起來是「夠獨立、不需要依靠別人」的人,另外一方面又可以指著對方責罵他缺乏安全感,把焦點放在對方的過度粘膩身上,好遺忘自己身上的問題。

    焦慮依附者也是走類似的路徑,不過細節上有所不同。焦慮依附的人經常會問我一個問題:「為什麼我次都說再也不要跟逃避依附的人在一起了,但每次都還是遇到他們呢?」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,然而,作者用兩個觀點解釋了這個問題--

    1.一般來說,逃避依附者的戀情比較短,並且很快就會尋覓下一個對象,如果用這個角度來看的話,擇偶市場上面單身的人之中,逃避依附比較多,你遇到的機率比較大。

    2.如果你是焦慮依附,想像你遇到一個安全的人,和一個逃避依附的人,你會被誰吸引呢?前者聽起來好像很不錯,可能很多時候相處起來風平浪靜,但同樣地不論你怎麼抓狂或者是情緒起伏,對方都不會有太多的閃躲反應,這跟你以前「經歷過」的感覺有點不一樣,所以你會不習慣。相較之下,如果跟逃避依附在一起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,他會和你一起演出你所習慣的劇本(你追他跑),做出那些「讓你懷疑是不是他不愛你了」的行為,你「才能夠」有各種擔心、各種查勤,每天活在緊張和刺激當中,甚至有些人還會誤以為,這才是愛。

    說穿了,這兩種人明明不想在一起卻又在一起,只有兩個原因:習慣和犯賤。他們都習慣了過往被不當對待的方式、習慣了他們自己腦袋當中的劇本,然後一方面愛得很辛苦,另外一方面又因為對方的表現符合劇本,心中出現「你看吧!我就知道!」的感覺,光是這種感覺,就會帶來一小部分的爽,這個我把它叫做犯賤。

    逃避的人其實只是壓抑感受

    (目前)身為一個逃避依附,這幾年來有一件事情漸漸清晰:我好像看起來漫不在乎、怎麼樣都無所謂,但心裡面有一部分我其實是恐懼而且害怕失去的,所以當我有這些感受的時候,就會閉起眼睛不去看他、或者是出現一些緊張的反應、身體的緊繃等等。

    作者引用了一個實驗來證明「逃避依附的人也是感覺得到的」,例如讓他們對一些螢幕上面呈現的字詞做出反應的時候,他們對於「需要」、「糾纏」等等字詞反應比較快,但對於「失去」、「分手」等反應比較慢。一般來說我們會對於比較熟悉的東西反應快,可見他們注意力都是放在對方給的「壓力」之下,並且逃避去思考有關於分開的事情。換句話說,逃避的人內心的OS可能是:「其實我也是害怕分開的,但我不想要表現出我的害怕,所以我把注意力放在你的『太黏』身上。只要把矛頭指向你,就可以忘記我自己的恐懼。」(這個實驗的第二個研究更揪心,有興趣可以看這本書裡面的描述。)

    這些我都知道,但我就是做不到

    這本和其他書一樣,都會在指出你的「病情」之後,告訴你一些SOP該怎麼做,以及舉出真實的案例,告訴你他們就是這樣成功的。但不一樣的是,書中還提到了很多你在執行時內心遇到的「為什麼」、種種「真的嗎?」的懷疑、沒有辦法成功的原因等等,甚至告訴你,你之所以已經下定決心要改變了,但還是很快就會重蹈覆轍,是因為對方的回應也影響了你。

    從這個觀點看來,我覺得這本書很務實,不會一直在打高空,只是列舉出幾個要點告訴你說:「做到這些就好了噢,你就變安全了噢!」而會告訴你關係是需要「互動」出來的,只有你一個人努力改變,大概效果也很有限。倘若你就是書裡面談到的這種「一廂情願」的案例,那麼作者也花了一個章節的篇幅,和你討論是否該放下這段關係。然後如同作者一直以來的習慣,也會告訴你放下的做法、你真正去實行的時候會遇到的困難,為什麼你看了書之後仍然無法放下等等。

    總而言之,對於剛接觸依附理論的人來說,這本書可以從頭告訴你一些其他的書也會告訴你的事;但對於已經對這個理論有所了解的人來說,這本書在許多觀點和後續的討論上,仍然會讓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覺。用一句話簡單來形容的話,就是一個吃了「誠實豆沙包」的作者,幾乎把你想到的所有的問題和可能,都在裡面仔細交代了,而且他給的答案並不只是心靈上的安慰,還有許多是用研究來支持的,具有知識性的結果--儘管有些結果知道之後並不會比較開心,但你可能會更懂自己。

    標籤底下的你:願不願意和過去做不一樣的事?

    事實上,就算是兩個焦慮依附的人,也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,所以不論你在這本書裡面獲得了多少測驗或者是多少標籤,那些都只是虛名而已(一個佛系的概念)。真正重要的並不是你獲得了什麼標籤,而是書中有些句子說中你的時候,內心的感覺是什麼?以及,你會想要為自己、為這段關係多做點(甚至是不再多做)什麼。這個改變並不容易,過往的習慣就像是困住你的腳鐐,讓你一方面覺得這樣的感覺讓自己和對方都很痛苦,另外一方面又放不下原先已經適應的舊有模式。

    是啊,這的確非常非常難,但也因為如此困難,每一次你OK忠訓 借貸救急舉步維艱,在眼淚裡面往前,都是在面對自己的恐懼,實踐真正的勇敢

    心理學作家/海苔熊



















    編/譯者:蔡欣芝
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規格:平裝
    分級:普級
    開數:20.9*14.8
    頁數:296

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OK忠訓 信用不良可貸款嗎





商品訊息簡述:


    OK忠訓 負債整合協商





  • 作者:阿米爾.樂維

    追蹤







  • 譯者:蔡欣芝








  • 出版社:遠流

    出版社追蹤

    功能說明

    OK忠訓服務




  • 出版日:2018/8/29








  • ISBN:9789573283515




  • 金石碼:2011771215447




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•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



  • 館主推薦:★★★★★








依附:辨識出自己的依附風格,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,與他人建立更美好的關係
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kingstone.com.tw/basics/basics.asp?kmcode=2011771215447&RID=C1349761593&lid=book_class_sec_se&actid=WISE
C5CEAA035301D205
arrow
arrow

    cv73bku8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